

英國的續水活動
(2018/01/25)英國的水公司在2018年1月15日宣布一項全國性的方案,未來將在數千的地點,為自備水瓶的人提供免費續水服務,估計這項方案每年將減少數千萬的塑膠瓶。
為了減少塑膠廢棄物,陸續有水公司加入這個續水活動(Refill campaign),希望可以在2021年前串聯起商業大街上的商店、咖啡店、公司行號和政府機構。人們將可以利用App找到最近的續水點,或者留意商店櫥窗上的特殊標誌。除了透過商店、咖啡店和公司行號提供飲用水之外,某些水公司還打算在公共場所設立飲水機。
英國酒店連鎖集團惠特貝瑞(Whitbread)是全國第一個加入這個活動的公司,它旗下的咖啡連鎖店咖世家(Costa Coffee)、普利米爾酒店(Premier Inn)從2018年三月時開始,會在超過3000個據點提供免費續水服務。
續水活動目前在英國有超過1600個續水據點,這個倡議的成功,激勵了多家水公司的加入。未來兩年可望見到所有英國水公司加入,大幅拓展這個計畫的範圍。
這個倡議若是可以推廣到全英國,將會產生莫大的效果。以布里斯托爾(Bristol)市2015年續水計畫的成功為例,目前市中心已經設置了超過200個續水點。布里斯托爾水公司估計,如果市民每週使用一次續水服務來取代購買瓶裝水,該市一年可以省下2230萬個寶特瓶。這個計畫若是能推廣到全英國,一年省下的寶特瓶數量將達數千萬。
目前,續水計畫正在英國13個城市和鄉鎮實施,鼓勵咖啡店、酒吧、飯店、銀行、藝廊、博物館和其他的公司行號登入專屬的App,並且在櫥窗貼上貼紙,讓更多路人得以享用這項服務。(摘自 Water UK)




瓶裝水禁令
有鑑於資源的浪費、運送過程的排放、塑膠垃圾以及對於地下含水層的破壞,瓶裝水禁令已經在全球許多城市和校園被提倡和實施。
里茲大學在2008年舉辦一場公投,成為英國第一所在酒吧、咖啡店和商店禁售瓶裝水的大學。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的一個小鎮邦達努(Bundanoon)在2009年實施這樣禁令,成為城鎮的全球首例。2013年,伯靈頓的佛蒙特大學(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)是美國第一所實施這個禁令的公立大學。到了2016年底,全美已經有82所高中、學院和大學禁售瓶裝水。全球有幾個大城也陸續加入這個行列在所屬機構中禁售瓶裝水。
加拿大
許多加拿大城市已經在所屬機構中禁止銷售瓶裝水: Ajax, Burlington, Cornwall, London, Newmarket, Niagara Falls, Oakville, Oshawa, Peterborough, St. Catharines, Windsor, Waterloo, Nelson, Victoria, Vancouver. 2008年加拿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多倫多通過瓶裝水禁令,從2012年一月開始,禁止在所有市民中心、城市設施和公園中銷售和分送瓶裝水。
美國
2011年,紐哈芬市(New Haven)禁止用市府的經費購買瓶裝水,包含大型的桶裝水飲水機。
2015年五月,布魯克林通過地方法規禁止使用鎮經費購買瓶裝水。未來將考慮比照舊金山的法令進行進一步的限制。
2007年舊金山市長加文紐瑟姆(Gavin Newsom)發布一條行政命令,禁止在城裡使用瓶裝水。這道命令附有嚴格的罰則,超過100人參與的公開活動若是被發現分送瓶裝水,負責人可能被處以500美元的罰金。舊金山是發起這類禁令最大的城市之一,不過該市卻沒有提供市民取得免費水源的管道。2014年3月,舊金山監事會(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)通過新的法令禁止在城裡銷售600公克以下的小罐瓶裝水。美國人一年用掉500億個塑膠瓶,而回收率卻只有23%,因此市府官員和市民普遍接受這道禁令。為了讓市民方便取得水源,舊金山正規畫實施飲用自來水計畫(Drink Tap Program),將在城裡廣泛設置戶外瓶裝水續水站。
2012年四月,麻薩諸塞州的康科特鎮(Concord)也通過禁售令,成為全美第一個有此禁令的小鎮。這項法令的通過主要歸功於84歲的Jean Hill女士,她先前兩次嘗試禁售都沒有過關。該法令禁止銷售1公升以下、以寶特瓶作為容器的瓶裝水,其他氣泡水、風味水,以及不是以寶特瓶作為容器的水不在禁售之列。成箱銷售的小罐裝瓶裝水(小於1公升)同樣禁售,小罐裝也不能在販賣機銷售。市民活動如運動會、路跑、節慶、戲劇表演、外燴活動不能販賣小包裝的瓶裝水。(摘自維基百科)



小琉球推環保杯租借、飲水地圖
(2018/11/02)為減少塑膠垃圾對環境的污染,環保署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推動「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」,目前已於小琉球的觀光港、風景區、公船候船室及安檢所共完成9處10台飲水機設置,並建立小琉球島上飲水地圖,民眾利用手機掃描小琉球島上飲水地圖QR Code,就可快速掌握飲水機位置、維護管理單位及大腸桿菌群、檢驗機構、檢驗日期等水質檢驗資訊。(摘自環保署)
(2019/05/01)島上飲水機啟用至今約半年的時間,以每瓶600毫升的瓶裝水來計算,已減少產生3萬瓶以上的廢寶特瓶,以每個瓶裝水可減少150克的碳足跡計算,累計減碳4500公斤。
今年2月,還有店家發起租借「環保杯」的活動,只要用手機就能租借,來減少一次性的塑膠飲料杯垃圾,全鄉一半的店家都願意響應。
「琉行杯共享行動」發起人林小姐指出,「我們沒有焚化爐,沒有辦法去處理這些垃圾,所以垃圾通常都是要花好幾倍的成本載回本島處理,然後在這些垃圾裡面,占蠻大量的就是飲料杯。」
環保署表示,琉行杯已於今年2月中旬在小琉球上線,目前有冰壩杯及咖啡杯可供選擇,島上共有19家飲料店參與琉行杯共享行動,任何一家杯子都可以租跟還,另外有新增兩地點提供借杯服務,讓民眾不用買飲料也可以借杯裝水。截至目前為止,琉行杯共租借約5000多杯次,假日尖峰時段單日平均可租借約440杯次。(摘自關鍵評論)






自來水直飲
(2015/07/16)「連消防栓的水也能直接喝?!」北市推廣自來水直飲,昨率先在饒河夜市舉辦體驗活動,試喝的民眾起初心存懷疑,但飲用後覺得比想像中好喝,也沒有「氯味」,顛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。
經長期努力,汰換自來水管線,北市家戶自來水幾乎都可以直飲,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敢嘗試。
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副處長陳曼莉昨天表示,一個進步的城市,水要能直接喝;因此,為讓市民知道自來水可以直飲,打破大家的觀念,直接邀民眾喝看看消防栓的水。
為了讓台北人喝得安心,北市自來水處近來大規模抽驗全市各處自來水的水質,從目前抽驗7200戶的結果來看,合乎「飲用水質標準」者高達99.9%。更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,包括3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、外觀破損的大樓,裏頭水龍頭所流出來的自來水,也完全不需經過煮沸程序,就能安心直接飲用。為讓調查數據更可靠,目標是今年底完成1萬6000戶的水質抽測。
陳曼莉說,北市自來水質前流程水質檢測項目包含漂浮物、農藥、大腸桿菌等共135項,早就符合飲用水質標準,自來水從翡翠水庫流出,經淨水廠至各管線都全程監控。
至於不合格者,大多為自來水太久沒使用滯留,或用戶用水設備維護不當所致,陳曼莉說,只要每年清洗1至2次水塔,就可放心打開家裡水龍頭直飲自來水。
北市自來水事業處處長陳錦祥則說,由於北市自來水大都可安心直飲,因此,民眾若能省去煮沸程序,對節能減碳也是一大益處。(摘自中時電子時)
(2015/04/23)「瓶裝水、飲水機的品質不一定比較好。」北水處長陳錦祥說,自來水直飲是衡量城市進步的指標之一,許多人認為瓶裝水乾淨、安全,但水質可能與煮沸過的自來水相差無幾,飲用瓶裝水的同時,等於製造了一次性塑料廢棄物,而其製程中也耗費許多資源,而有濾水器的飲水機,只要不換濾心,水質反而更差,但大多數民眾仍習慣自來水要煮沸再飲用,才特別設計直飲台。
現北水處又新設十七台特別造型固定式直飲台及六台行動式直飲台,採簡約俐落風格、材質採用輕巧易搬運材料,源自供水意象,還透過實體水管管材,目前已設置天然石、不鏽鋼、曲線型管材與親子管材四種形式,今年底前還將再增三十三座,水質也二十四小時監控。
目前台北地區各捷運車站、學校、公園、機關、觀光飯店及圖書館等兩百處公共場所,包含在動物園、兒童新樂園、運動場等鄰里公園,共設置了六百四十一座直飲台,直飲台旁皆設有QRcode,民眾利用手機掃描可連結至台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,即時顯示水質資訊,包含濁度、餘氯、大腸桿菌數都一目了然。(摘自自由時報)
(2018/04/26)「直飲」是達成「綠色城市」的其中一項條件,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近年開始推廣「台北好水 – 直飲計畫」,經過管線汰舊換新、降低漏水率、智慧水網以及24小時即時監控水質等各項努力,台北市的自來水已能即開即飲。
台大公衛學院是全台第一間設置直飲台的大專院校,但是鮮少有人知道直飲台的相關知識與位置。詹院長充滿使命感,認為自來水處的美意非常值得被推廣,我們既然身為公衛人,應該能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關心直飲台,協助自來水處推廣並且讓台北市更接近綠色城市。從今年2月開始,學院與自來水處合作,請水處提供「院內一、二樓飲水機」以及「院外直飲台」各自的管線、構造以及連續7週的水質檢測報告,我們發現直飲台不用水塔、不用電能、不用濾心以及水質較佳的優點。
為了帶領大家認識直飲台,我們進行一個雙盲隨機分派研究,研究過程不僅嚴謹,同時也是一個很有趣味的猜水遊戲,甚至具備有衛教宣導的功能。我們感興趣大家「是否猜得出自己喝的是甚麼水」以及「飲用直飲水的意願」。
在雙盲設計下,將278個教職員隨機分派至「飲水機組」或「直飲台組」,結果為大家幾乎無分辨能力,而且此不可分辨性達到統計顯著,願意飲用的比例顯著超過80%。因此我們推論: 若飲水機的外觀不變,將冷水換成直飲台的水,大家也不容易察覺,既使發現水不一樣,約有8成的教職員生仍願意喝直飲台的水。(摘自台大公衛學院網站)